为更好地探讨国际学术前沿研究、把握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先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由主办,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决策专业委员会和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CAA云讲座“信息物理融合的控制理论与前沿技术论坛”于2022年6月19日以线上线下混合会议的形式在东北大学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论坛特邀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夏元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曾志刚教授、安徽大学孙长银教授和东南大学虞文武教授作专题报告,线上线下同步观看近八万人次。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决策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光红教授和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化光教授共同担任本次论坛主席,东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东升教授担任论坛组织主席,报告主持人分别由东北大学杨东升教授、罗艳红研究员、王占山教授、叶丹教授和周博文副教授担任。
本次论坛由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光红教授致欢迎词,杨院长指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此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当前学院正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学科高地,杨院长谨代表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全体师生向五位特邀嘉宾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竭诚希望通过与一流专家学者共聚,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也期待借此机会,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和交流,促进学院科研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做了题为《探寻干扰对抗环境下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的报告,郭教授指出目前无人系统的技术挑战是突破“预设任务、理想环境、确定模式”的藩篱,在“危险、极端、特殊和恶劣”环境下实现精确、可靠和自主控制。郭教授从方法论、系统论和行为论的角度探讨仿生科学、智能科学和控制科学的交叉领域,主要介绍了包括安全控制、免疫控制和绿色控制等内容的仿生控制以及仿生导航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北京理工大学夏元清教授做了题为《云控制系统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的报告,夏教授梳理了云控制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催生了交通运输系统的第四次变革。车路云协同一体化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层、信息层和应用层连为一体进行融合感知、协同决策与控制,综合提升交通效率和行驶安全。夏教授同时针对现代车路云协同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控制理论与云网边端协同控制系统、基于智能交通流大数据以及基于云端智能优化调度算法的解决方案,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华中科技大学曾志刚教授做了题为《复杂系统的多稳定性理论研究》的报告,曾教授指出多重平衡态共存是大多数复杂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递归神经网络的一些应用中(例如联想记忆),需要多个稳定的平衡点共存。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多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曾教授也概述了影响平衡点数目的各种系统模型和激活函数的层次结构,并且讨论了多稳定性的主要分析方法,给出了几类神经网络系统的多稳定性分析工作,以及展望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有趣的问题。
安徽大学孙长银教授做了题为《无人系统的控制研究初探》的报告,孙教授指出如何将复杂模型求解方法和拟合能力引入开放、不确定、脆弱的无人系统控制中,是人工智能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孙教授首先从俄乌战争背景入手,指出当前自主无人系统面临的一些技术局限,并概述了在下一代超视距战争模式下,如何实现无人系统的复杂任务的分解;如何在单个个体成员数量动态变化的系统中实现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并构建新旧智能体之间的知识迁移模型,有效指导新智能体的探索方向;如何构建跨任务迁移学习新算法,实现任务之间的知识迁移和多无人系统的高效探索,完成复杂任务的快速求解。
东南大学虞文武教授做了题为《多智能体分布式强化学习》的报告,虞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中网络群体智能的意义和概念,以及介绍了网络科学、分布式架构和强化学习的相关理论,接着介绍了分布式强化学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其核心方法及其在无人系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的应用。最后,虞教授指出了分布式强化学习所面临的新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最新的思考。
东北大学智能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化光教授进行了论坛的总结发言,张教授对五位特邀嘉宾的报告内容进行了回顾,对各位专家前来参加这次由东北大学杨东升教授组织的云讲座表达了感谢,并且热烈欢迎各位专家疫情过后到东北大学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