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与先进检测技术”卫星会议圆满举行

日期:2019-11-23 15:31

20191122日,作为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9)的卫星会议,由东北大学赵勇教授和孟凡利教授组织的专题Workshop----“智能感知与先进检测技术”获得圆满成功。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类传感器如今大大拓展和延伸了人类对复杂多维度信息的感知和处理能力,并作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神经末端,成为构筑未来智能世界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单元。随着新型纳米材料、和微纳米集成及制造工艺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的智能感知和先进检测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功应用,推动了工业、农业、军事、医药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本次Workshop邀请了国内传感与检测技术领域的六位杰出教授做邀请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听众的广泛关注。

天津大学长聘教授李醒飞做了《磁流体动力学微角振动传感器的制造与应用》专题报告。报告深入探究了MHD微角振动传感数学物理模型和误差模型,设计了单轴高频微幅振动标定和本底噪声测试系统,在远距激光武器和深空激光通信稳定平台、遥感图像抖动补偿、快速寻北仪、高动态宽频IMU、汽车碰撞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自主开发的MHD微角振动传感技术平台和3代MHD微角振动传感器样机,被成功运用在国际空间项目中。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北大学刘俊教授,做了题为《极端环境下的特种传感器件与测量仪器》的专题报告。该报告以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需求为牵引,主要围绕研究团队近年来在高冲击、高旋转、高动态等极端环境下的特种传感新机理、新器件及新仪器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重点讨论光量子高精度传感器件、MEMS超高量程角速度及和陀螺仪等特征传感器件的设计、制造与集成关键技术,以及新型特种测试仪器的集成方法。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吉林大学卢革宇教授针对《汽车传感器的构建》,做了专题报告。报告针对气体传感器在燃油车排气污染物处理与监控、燃料电池汽车燃料品质监控以及H2安全管理等重要应用,从传感材料设计与制备、器件的结构设计与实现、传感机理研究以及传感系统构筑等方面进行探讨。重点介绍基于稳定氧化锆的混成电位型NOx传感器、基于NAFION的CO电流型传感器和微结构H2传感器。

电子科技大学程玉华教授,带来了《电磁成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专题报告。报告针对电磁磁光成像、电磁脉冲涡流阵列成像、电磁脉冲红外热成像等无损检测关键技术,提出了多模态融合检测方法,借助磁光成像获得高速可视化空间磁场分布、电磁脉冲红外成像得到2维电场分布、电磁脉冲涡流成像提高深度检测性能,通过将三种技术多模态融合,可实现材料电磁热性能的3维重构,为材料完整性的准确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文玉梅针对《自供电/RF供电传感器及传感网络》做了精彩报告。报告介绍了自供电传感和通用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目前的研究态势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重点针对环境能量的不确定性,采用发射电磁波为电阻、电容、电感、固态振荡器型等各种无源传感器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并且无线获取敏感信息,解除电源及能量源的供给限制,真正实现不受环境限制的无线传感和通用的移动测量仪器装置。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东北大学赵勇教授与与会专家分享了《高分辨力大量程海水温盐深光纤传感方法》的报告。报告聚焦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这一前沿热点问题,介绍研究团队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在实现多参数一体化、高分辨力、大量程海水温盐深检测中所做的初步工作,光纤传感技术具有远距离在线测量,传感探头无需供电,成本低等优势,可以为海洋参数探测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来源:大会组委会

Baidu
map